來源:易利凱 時間: 2021-04-07 17:10:48 作者:張定制 「芯片高級工程師」「觸摸屏專家」 訪問數量:2439
無論智能手機性能強弱,直接與我們打交道的永遠是表面的屏幕,而雖然手機屏幕千千萬萬,各有不同,但主流的智能手機屏幕可以分為兩類:LCD與OLED。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這兩種屏幕的區別,以及OLED 屏幕的優缺點。
LCD全稱是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。LCD需要通過背光板照射才能顯示,其原理是基于白色光線穿過彩色濾光器而產生不同的顏色,通過電流控制每個像素點的過光率,從而控制像素的顏色。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這項技術已經比較成熟,像市面上TFT、IPS、SLCD,只是在技術上有不同處理,本質上其實都屬于LCD屏幕。
OLED學名是“有機發光二極管”(Organic Light-Emitting Diode),是一種有機自發光材料,自己本身會發光,無需單獨的背光或者彩色濾光器。每個OLED像素都可以分配紅、綠、藍三種顏色,現在還有制造商加入了黃色,但是原理都相同。
OLED可以分為被動式OLED(PMOLED)與主動式OLED(AMOLED)。我們現在接觸到的OLED屏幕,基本都是AMOLED屏幕,而AMOLED本身也是OLED的一種。目前最新的AMOLED技術全部掌握在三星手中,數據顯示,韓國三星和LG兩家產能占到全球的95%。
在LCD顯示屏中,想要完全遮蔽白光顯示黑色,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,總會或多或少出現一些漏光的現象。OLED屏幕在顯示黑色時可以做到完全不發光,黑色顯示極為純正。不僅如此顏色顯示方面OLED還擁有廣色域、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等優勢。所以同等級的LCD和OLED 屏幕放在一起,OLED 屏幕總是會更吸引眼球。另外OLED 屏幕的可是角度也相對更好一些,響應速度也更快一些。
LCD由于有背光層和液晶層的存在,他的厚度就要比OLED厚很多。更輕薄的屏幕意味著可以造出更輕薄的手機,符合現代人對手機極致輕薄的追求。最新出現的一些黑科技技術——比如屏下指紋技術。因為指紋傳感器要發出穿透屏幕的光線。所以只有在更薄的OLED 屏幕上才能實現。
另外,OLED 屏幕和排線的材質都柔軟可彎曲。因此可以用cof或者cop工藝,將屏幕排線和ic芯片彎曲折疊到屏幕背后。從而讓手機得到窄下巴的效果。
在手機的全面屏時代,將手機的屏占比做到極致是各大廠家吸引眼球,爭取銷量的一大利器。
由于OLED像素點獨立工作,該亮的亮,該暗的暗,該滅的滅,LCD無論顯示什么顏色都是背光全開,所以OLED可以大幅度減少點亮屏幕的次數,所以OLED天生就比LCD省電。另外息屏下顯示時間的功能是OLED 屏幕的獨門絕活。這也是沾了每個像素點獨立工作的光。
OLED 屏幕采用的是有機材料作為發光源。雖經歷數次迭代,但屏幕壽命還是遠不如LCD屏幕。且因為每個像素點獨立自發光,導致工作時間不一樣。如果使用不當的話會導致某些像素點過早老化而導致“殘影”的出現——就是俗稱的“燒屏”現象。
由于屏幕是需要控制亮度的。對于LCD,我們直接通過調整背光層的電壓就能控制亮度,而OLED在低電壓下會出現不均勻的果凍效應,所以OLED就不能采取控制電壓調整亮度,而是不斷的開關開關開關,開關的頻率高到一定程度了肉眼就無法看出來了。但低亮度下,頻閃次數過低。人眼長期在過低的頻閃下使用手機,眼睛很容易產生不適和疲勞現象。
IEEE(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)的文檔指出,過低的LED頻閃會造成眼壓升高、偏頭痛或光敏性疾病等。所以出于健康考慮,長期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使用手機的用戶(比如常在被窩里玩手機)建議不要使用OLED 屏幕手機。
手機屏幕實際上是點陣像素組成的。因此在屏幕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像素點越多,屏幕越清晰。而相同的分辨率下,OLED 屏幕的像素是不如LCD的。尤其是你用慣了1080p的LCD屏幕再換到OLED 屏幕上,視覺上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顆粒感。當然在2k的分辨率下這個現象就不明顯了。
所以有一句話叫“無2k,不A屏”。
但話說回來,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2k分辨率的AMOLED屏幕手機,只有三星自家出的旗艦手機和蘋果的iPhone X。而國產手機的OLED 屏幕普遍都是三星的1080p AMOLED屏幕。